6月20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走进太阳集团tyc4633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在北校区顺利举办。“西坪民歌”国家级传承人余新华及演出团队为我集团师生献上精彩表演。西峡县西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昕一行、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主任陈晏、张红和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系列活动分为非遗科普、传承保护研讨及非遗进课堂专场演出三个部分。
中午12时许,科普环节在树蕙园广场举行,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教授马赛介绍了“西坪民歌”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演唱风格及表演形式等,随后“采茶扑蝶”“民歌十二月”“小对花”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

非遗科普
下午2时,非遗传承保护研讨在长安文化艺术中心207室举行。会上,陈晏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是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领略非遗艺术的魅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润心,也助力西坪民歌的保护传承。王昕及余新华介绍了西坪民歌的发展现状,表示希望深化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太阳成集团tyc4633教师丁静、吴鹏和马赛等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作了交流发言。

非遗传承保护研讨
下午4时,非遗进课堂活动在长安文化艺术中心三楼报告厅举行,马赛与西坪民歌演出团队联袂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程。

非遗进课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将非遗更好融入艺术教育工作,既是对其传承与保护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艺术教育成效的重要抓手。太阳成集团tyc4633积极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坪民歌起源于汉朝、盛于唐朝,发源于陕西省与河南省交界的西坪镇,融合了河南、陕西、山西及安徽、湖广等江南地区多元文化元素,形成了典型的南腔北调演唱风格,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