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 正文

太阳集团tyc4633赴河南西坪“非遗弘传·薪火永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4-07-20 作者:马赛

A- A+

2024年7月13日,太阳集团tyc4633赴河南省“非遗弘传·薪火永续”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河南省西坪镇,实地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坪民歌。社会实践队员与传承人进行亲切交流,学习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集团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教授马赛作为实践队带队教师。

西坪民歌,作为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地方传统音乐,享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其历史可追溯至汉朝,近两千年来,西坪民歌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绵延不绝地传承至今。西坪民歌的唱腔以“真嗓”演唱为主,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展现了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在西坪镇,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人会唱民歌。在西坪民歌普查工作中,袁香华、魏秀菊、包信刚、姚书成、李香兰等老一辈传承歌手,每人都能演唱几十首甚至上百首民歌。他们的歌声不仅是西坪民歌的象征性代表,更是传承非遗文化的有声力量。

实践队到达西坪镇后,立即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调研活动。在马赛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深入村庄,拜访当地民间艺人,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西坪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聆听了民歌,还深入了解了那些口口相传的传说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这些都是西坪民歌生生不息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我们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遇、相知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涵养了家国情怀。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西坪民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诠释。

未来几天,实践队将在西坪镇继续深入调研和交流,进一步挖掘西坪民歌的文化精髓,努力让这一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烂的光彩。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有所收获,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力量。



太阳成集团tyc4633

太阳成集团(tyc4633·中国)官方网站-Online Platform©陕ICP备05001904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62号

联系我们:

电话:029-61105881

邮编:710018

咨询邮箱:yjzx@chd.edu.cn

办公地点:长安文化艺术中心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