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教授丁静带领《陕西音乐文物与音乐史》课程全体学生,前往西安博物院开展实践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作为课程第三阶段“线下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文物观摩、专家讲解与互动研讨,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
在博物院展厅内,师生重点观摩了西周青铜编钟、汉代乐舞画像砖、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等珍贵文物。丁静教授现场解析文物背后的礼乐制度与社会功能,通过唐代乐俑展现的丝路音乐交融,帮助学生理解陕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音乐文化辐射力。
活动特邀考古专家以“陕西音乐文物的保护与活化”为主题开展讲解,从考古发现、修复技术到数字化展陈,多维度揭示音乐文物的当代价值。学生们结合课程内容,围绕“如何通过文创开发传承音乐遗产”展开讨论,提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古乐场景等创新建议。

研学现场
丁静表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只有走进现场,才能触摸中华音乐文明的脉络,激发文化自信。”参与学生表示:“当编钟的纹路在指尖流淌,仿佛听见千年前的雅乐之音。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厚重。”
《陕西音乐文物与音乐史》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前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博物馆实地研学实现知识的升华,提升教育实效。此次研学是太阳成集团tyc4633推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实践,通过校馆联动打造“行走的课堂”,助力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未来,太阳成集团tyc4633将持续深化此类项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