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西安博物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在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教授桦桢的带领下,约40名来自全校各学院选修太阳成集团tyc4633“长安文化”特色课程“长安城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学生,将课堂搬进了这座承载着千年古都记忆的文化殿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

现场讲解
历史巡礼 在文物中读懂长安底蕴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首先系统地参观了西安博物院的基本陈列区。沿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同学们从周秦的凝重古朴,漫步至汉唐的辉煌盛景。
在众多馆藏珍品中,几件代表性文物尤为引人入胜。西周永盂内壁的铭文,无声地传递着远古的礼制信息;汉代鎏金凤鸟铜钟以其精美的纹饰与璀璨的工艺,展现了汉代极高的铸造水平;而那唐代三彩腾空马,造型生动,釉色淋漓,将大唐盛世的蓬勃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站在这些真实的文物面前,历史书上的文字一下子活了起来,”公路学院2023级学生薛浩感叹,“特别是看到‘汉代鎏金凤鸟铜钟’这样精美的器物,才真切体会到长安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

参观基本陈列
数字沉浸 在光影中感受王维诗意
在夯实历史认知的基础后,师生们移步至“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与基本陈列的实证风格形成巧妙呼应,此展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光影空间。
从《山居秋暝》的空灵山色到《辋川图》的幽深林泉,同学们置身其中,仿佛与千年前的诗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通过光影如此真切地呈现在眼前时,那种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建筑学院2024级学生李若南分享道,“这种体验让抽象的诗句变得鲜活生动。”

研学现场
馆校协同 让长安学子深植长安文脉
对于此次实践教学,桦桢副教授表示:“作为太阳集团tyc4633的学子,理应深入了解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的文明。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既通过文物‘读透’了长安的历史厚重,又通过数字展‘感受’了长安的艺术灵动,这正是我们推动跨学科美育的初衷。”
近年来,太阳成集团tyc4633持续推进艺术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基于西安地域文化和学校学科特色,打造了“长安文化”特色专题课程群,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浸润学生心灵。后续,太阳成集团tyc4633将基于课程建设持续推进此类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子在深厚的三秦大地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感悟中提升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合影